沙发鱼

第一次听到 “沙发鱼” 这个名字的朋友可能觉得很奇怪,完全不沾边的两个词,怎么能连到一起。 说来话长。 这是我在 06 年就开始筹划的一个网站。 最开始,计划做一个可自由设定的网址导航。 由于工作忙,一直没做出来,其实是挣扎于各种框架结构中,那会儿还太嫩,想弄出一个网站,还是有点难度。 在 08 年的时候,对产品思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,也从国外的网站学到了新的设计。 这次做出来了,不过不是太完善,一直就没公开注册,只是自己用。 还是因为忙,去跟朋友创业了,做了 2 […]

世界因你不同 李开复 创新工场

《世界因你不同》李开复自传 上周二拿到书,周日看完,每天就像着了迷一样,急迫地想要知道他这非凡的经历是如何走过来的。 确实,这个世界因为他,改变了不少。尤其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,微软中国,谷歌中国,都是他一手创建起来。 中学时全州第一的数学成绩,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史上最高毕业成绩,卡耐基·梅隆毕业时间最短的博士,语音识别领域最权威的专家,这一切传奇的经历,让我既羡慕又惭愧,回想自己大学四年中,食堂、网吧、家,这三点一线的生活,我真想从头来过。 我不奢望跟他一样,也不是说人人都要做到跟他一样才算成功,我只是觉得他的成功让我看到了自己虚度的时光。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,抓紧现在的每一分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,也算这本自传没有白读。 说到“世界因你不同”,我也挺有感想,我自认为现在正处于有这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阶段,希望用自己的创新,开发出与众不同的互联网产品。 我听过有人对产品的评论,我希望我的产品也能做到: 用过GMail的说:原来邮箱还可以做成这样! 用过搜狗输入法的说:原来输入法还可以做成这样! 我设计的产品,不是多么超前的概念,不是多么炫酷的技术,也是一个现在广为人知,但无人留意的一个小小的方面,但仅仅是这一个点上面的思考,我已经积累了3年的时间,对这个产品的理解,也比一般的人要深入得多。 有人建议我,这个时候可以去李开复的创新工场试试呀。 我觉得还不行,我现在能说服别人的只是产品的应用价值,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我还无法肯定。 我觉得最重要的,是产品还没有一个原型,因此就毫无说服力可言。 很多成功的人都说过一些最朴素的话,停留在嘴边的项目,不会成功。任何事都是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而一件事从无到有,更是难上加难。 […]

与互联网产品设计有关的讨论 (一)

以前只是搞程序开发,不太关注产品设计,现在要开发一个产品,就要转换一下自身的角色,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。 随着讨论时间的增加,我对一个产品的理解,对用户定位的理解,都有了很大变化。 今天是这么看待问题,十天后,观点可能完全相反了。 所以有必要把每天对某个问题的看法、思路落实到字面上,保存下来,以备日后的反思、参考。 先说说一个月以前,我觉得,一个SNS网站,就应该像开心、海内和校内一样,只做18-30岁这个年龄段的网民需要的产品,因为这部分用户是中国互联网的中坚力量,占了绝大部分比例。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网站,用户从零开始积累的时候,应该放下自己的特色,放下自己的品味,把热门网站的热门功能,抄袭过来,说句俗话,先“圈人”,等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后,再推出自己有特色的产品。 看似挺有道理的一个观点,当时我还挺坚持的,认为这个就是真理。 一个月后的今天,我觉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 随波逐流,是不会被用户认可的。先不谈那些热门网站已经先入为主,就说当SNS这股风潮一下子涌现到人们面前的时候,大家会产生一种SNS疲劳,这么多网站,都是一样的模式,一样的界面,一样的游戏,唯独不一样的是在每个网站都有各自的朋友圈,经常性的是一个朋友,要在三个网站都加一次好友,而另一些朋友,都在不同的网站注册,我想跟某个人联系之前,先要努力回忆一下这个朋友是在哪个网站加为好友的。甚至是当我收到过某个朋友的消息,过了几天再想看看时,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个网站看过的。 渐渐地,我怕了,看到一个网站注册时填那么多信息我就烦,总是重复地做着相同的事,也没有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帮助。 现在的情况是,中文名叫开心的网站有4、5个,中国人就擅长搞“山寨版”,这东西搭起来也容易,UCenterHome就可以直接用,换个图片和皮肤,一个SNS就搭出来了。 就好像06年大家都玩儿视频一样,看看现在这些网站都什么状况?几家加一起估计有几个亿的资金,都投入到服务器和带宽上面了,是他们扶持了中国IDC的发展! 据说六间房要换办公地点了,优酷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。记得北京台有个CEO访谈的节目,邀请李善友,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:在中国做视频,没有一个亿就别玩儿了。 相比,SNS的成本应该还低廉的多,所以跟风的就数不过来了。一个行业里,赚钱的就是带头的那几家,优胜劣汰的自然定律是地球上永恒的真理,没有创新的跟风者,遭到淘汰是必然的,剩下的就是根据你忽悠VC的能力决定着你烧完资金的时间问题了。 我也是受到Jeff的启发,他提到了宝宝树,这个专注于母婴的网站,让我认识到跟风是个错误的方式。 […]